诗词:《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偶随樵父采都梁,
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
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
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
挂冠知有老萧郎。
北望飞尘苦昼霾,
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
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
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庾真堪老,
坐看松根络断崖。
中文译文:
偶然跟随樵夫采摘都梁,
竹屋松门试着乞取浆酒。
只见东轩似乎适合隐居,
却不知道主人竟是监狱之中。
溪水中有古老的石墙和围栏,
山下的寒蔬散发着美味的香气。
我是江南的旧游客,
挂着冠帽,知道有位老萧郎。
北方远眺,飞尘使白昼变得昏暗,
洗净心灵,寄托思绪于东斋。
美丽的鸟鸣声让我怀念越地,
野生橘子的香气尚未飘过淮河。
有一条来自远山的微小泉水在流淌,
无心之间,明月转过了空阶。
一位仓庾官员真的能够荣耀到老年,
坐着看着松树的根络悬挂在断崖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泗州南山监狱中创作的,描述了他在监狱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的第一部分,苏轼以平凡的身份跟随樵夫采摘都梁,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他乞求浆酒,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简朴需求。
接下来,苏轼描绘了监狱的环境。东轩是指监狱中适合隐居的地方,他看到了那里的景色,却不知道自己竟是监狱的囚犯。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部分,苏轼描绘了溪水中的古老石墙和山下散发的美味香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他自称江南的旧游客,挂着冠帽,暗示自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但却被困在监狱之中。
第三部分,苏轼北望时看到飞尘遮蔽了白昼的阳光,使人感到苦闷和昏暗。他决定洗净心灵,寄托思绪于东斋。这里的东斋可以理解为自己内心的净土,他借此寻求心灵的安宁和解脱。
最后两句,苏轼怀念着越地的美景和野橘的清香,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之情。微小的泉水从远山流来,明月无意间转过空阶,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和流动性。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监狱中的困境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身处囹圄,他仍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豁达的心态。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审美情感,是一首富有内涵和情感的作品。
“无心明月转空阶”出自宋代苏轼的《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xīn míng yuè zhuǎn kōng jiē,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