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爱酒的是陶元亮,善诗的是张志和。
青山蜿蜒而来到水槛前,白雨洒满了渔民的蓑衣。
泪痕沾满了年迈的面庞,贫困却高举起了案几上的蜡烛。
不知何处寻找快乐,整夜独自陶醉歌唱。
轻风吹拂着芦苇翻飞,水草茂盛瑟瑟生长。
小舟在碧绿的水面上漂浮,大杓舀起鹅黄的涟漪。
获得了心满意足的诗酒社,终生居住在鱼稻之乡。
快乐啊,无忧无虑,哪里都是宁静凉爽。
曳着拐杖走在青苔覆盖的岸边,船系在枯柳的根下。
贤德的公公已安葬在坟冢,季路孤单地留下了墓志铭。
已经占领了蒲鱼港,又开辟了松菊园。
从此以后往来频繁,子女们自会来门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作者乘船经过贾收水阁,回忆起与陶元亮和张志和的友情为主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酒和诗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先,诗人提到了陶元亮和张志和,分别代表了作者的朋友和诗歌。陶元亮以酒为乐,张志和以诗为乐,他们是作者生活中的伙伴和知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船行青山的景象,白雨洒满了渔民的蓑衣,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丰饶。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的面庞满是泪痕,生活贫困,但他依然高举起案几上的蜡烛,寄托了自己对诗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在夜晚独酌歌唱,寻找内心的快乐。
诗中还描绘了风吹拂芦苇和水草茂盛的景象,以及小舟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诗酒社中获得的满足和对鱼稻乡的眷恋,表达了对平淡生活中的满足和对清凉宁静的向往。
最后,诗人走在岸边,船系在枯柳的根下。他提到了已故的德公和孤单留下墓志铭的季路,表达了对逝去友谊和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酒、诗、友谊和自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诗酒社中获得的满足和对鱼稻乡的眷恋,表达了对平淡生活中的满足和对清凉宁静的向往。
最后,诗人走在岸边,船系在枯柳的根下。他提到了已故的德公和孤单留下墓志铭的季路,表达了对逝去友谊和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酒、诗、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淡生活中的满足和对清凉宁静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已占蒲鱼港”出自宋代苏轼的《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zhàn pú yú gǎ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