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隼长思逐马军赏析

射隼长思逐马军朗读

《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朝鸾鹭自振振,
岂信边隅事执鼖。
共怪书生能破的,
也如骁将解论文。
穿杨自笑非猿臂,
射隼长思逐马军。
观汝长身最堪学,
定如髯羽便超群。

诗意:
这是苏轼以“和子由”之名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子由善射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射箭的比喻,探讨了人才和能力的超越性。苏轼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与书生相提并论,认为能够破解难题的并非只有书生,就像勇猛的将领能够解决文学问题一样。他笑自己能够穿透箭靶,不靠像猿猴一样的长臂,而是依靠自己的技艺和努力。他思念着射箭的乐趣,渴望能够追逐军马,表达了对自由和辽阔空间的向往。最后,苏轼鼓励子由,认为他的身手和才华非常值得学习,定会超越常人,达到出类拔萃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射箭为主题,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示了苏轼对子由射箭技艺的赞赏和自嘲。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射箭的热爱和对个人能力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中朝鸾鹭”形容子由射箭时的神态,振振有神,展现了他的技艺非凡。接着,苏轼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边隅事情能被子由掌握的怀疑,这种反问增强了诗句的表达力。然后,他以“共怪书生能破的”来自我贬低,以对比将书生和将领的能力相提并论,突显了自己对射箭技艺的自豪和信心。

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轼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的射箭技巧。他笑自己能够穿透箭靶,不靠像猿猴一样的长臂,而是依靠自己的技艺和努力。这种自嘲和自信的结合,展示了苏轼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最后,苏轼鼓励子由,赞赏他的身手和才华,认为他定会超越常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这种鼓励和认可,既是对子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人才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射箭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既是对子由的赞美,也是对人才和能力的思考,充满了自嘲和自信的情感,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对射箭的艺术和技巧的赞美,苏轼探讨了人才和能力的超越性,同时也展示了自嘲和自信的情感。这首诗在形式上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以及反问和自嘲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生动有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射箭技艺的赞美和对个人能力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自由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