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轼在东西岩(又称谢安东山)游玩的情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时代困境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以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为借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宽广包容和对世事艰难的洞察。他感叹自己的心境与情感与时代不同步,担忧年轻一代难以理解自己的感受,使得高尚的兴趣逐渐消退。然而,他仍然带着一个飘忽不定的伴侣,来到东西岩山上。在那里,他摆脱了尘世的纷扰,与云雾和泉水相依为伴,抚玩着丝竹乐器,尽情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欢乐时光。然而,一旦他的事业有所成就,就会被人们的流言蜚语所牵制。他怀念慷慨豪放的桓野王(指谢安),以悲歌和清音弹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挽着胡须唤起泪水,才真正认识到谢安的才干和智慧。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焦虑,同时他也饱受疾病之苦。他悲痛地哭泣着走向西州门,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现在,只剩下古老的树木和蒙蒙的烟雾,作为他寂寞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玩东西岩为背景,展示了苏轼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感慨。诗中通过谢安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宽容和洞察、对世事艰难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与时代脱节的忧虑。在东西岩山上,诗人通过抚玩丝竹、享受云雾和泉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明白一旦事业有成,就会面临流言蜚语的困扰,这增添了他内心的烦恼和无奈。诗人怀念桓野王,表达了对谢安豪迈风采的敬仰之情。他以悲歌和清音弹奏,以挽须起流涕的方式,表达了对谢安才干和智慧的赞叹。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意识到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同时他也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和辛酸。最后,诗人悲痛地哭泣着离开东西岩,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回来。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他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只剩下古木和苍烟作为他孤独的陪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融合了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谢安的形象,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宽广和对世事的洞察,以及对自己与时代的矛盾和无奈的感受。他通过游玩东西岩、抚玩丝竹和享受自然景观的方式,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事业成功后可能面临的困扰和诽谤,以及时间流逝和身体疾病带来的焦虑和痛苦。整首诗词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他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意长日月促”出自宋代苏轼的《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cháng rì yuè c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