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亭(并叙)- 苏轼
麻城县令张毅,
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
且以名其亭。
去未十年,
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
故作是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
好德无人助我仪。
(古语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
十年之计,树之以木;
百年之计,树之以德。)
县令若同仓庾氏,
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
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
殷勤记取角弓诗。
中文译文:
麻城县令张毅,
在道路旁种植了万松,
并以此命名亭子。
不到十年,
只有三四株松树存活。
感到悲伤的是来者不理解他的用心,
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
好德无人助我礼仪。
(古语说:一年的计划,种植谷物;
十年的计划,种植树木;
百年的计划,树立德行。)
如果县令和仓庾氏一样,
亭子的松树将长成子孙的繁枝。
可是天公不救助被斧斤所困扰,
野火却解救了冰雪之姿。
请问有几株能够合抱,
殷勤地记下角弓的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所见到的万松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流转以及人们尊崇德行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麻城县令张毅在道路旁种植万松,并为此建立了亭子。然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只有很少的松树存活下来,这让作者感到非常伤感。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那些无法传承他用心的人们的遗憾。
接着,作者引用了一句古语,强调了种植树木所需要的长期计划和耐心。他认为百年计划需要树立德行,而不只是种植树木。通过这句古语,作者提醒人们应该注重长远的规划和美好的品德。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将县令张毅与仓庾氏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于德行传承的希望。他希望万松亭的松树能够长成茂盛的枝叶,代代相传。然而,作者也意识到,天公并不会拯救被斧斤所困扰的松树,只有野火才能解救冰雪之姿。这里可能暗含着对于世间善恶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自问和自答,他询问有几株松树能够合抱,意味着能够茁壮生长的松树并不多。他呼吁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松树,并将记忆铭刻在角弓的诗中。这里的角弓可能象征音乐和艺术,是作者希望通过诗歌将这些珍贵的松树留存在人们心中的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万松亭的兴衰和对德行传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们应该追求美好品德的关注。诗中融入了古语和隐喻,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县令若同仓庾氏”出自宋代苏轼的《万松亭(并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 lìng ruò tóng cāng yǔ sh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