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新田诗》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中文译文:
茂盛的新田,有水从下流过。
谁知道它最初时,一片茂密的草木生长了千里。
南面有江河作背景,北面越过淮河。
父亲抱着孩子,成百上千的人来到这里。
他们辛辛苦苦地来到,修建了我的新屋。
赵侯(指赵构)劳动过,作者不再饥饿。
年年丰收,吃得饱足,享受着鸡鹜(指美味佳肴)。
租用船只和车辆,四方的人都来到这个谷地。
现在的游子在这里定居,过去的流离失所者在这里安顿下来。
过去的牧人照料着我,但不如现在的侯爷(指地主)。
侯爷来到我们的野地,却没有人来观看。
他征收我们的税金,询问我们的丧偶状况。
侯爷将要离去,三年时间就在这里度过。
谁能阻止侯爷离去,我将前去寻求。
诗意和赏析:
《新田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描写新田的变迁和田园生活,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新田的景象,以离离新田、流水、灌莽千里等自然景物为切入点,展示了新田的繁荣和生机。作者通过对新田的描述,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示了社会的昌盛和人民的富足。
诗中提到的赵侯指的是赵构,他是王安石的政治盟友,也是新政变革的支持者。赵构曾在新田劳动过,这表明了他对新政的支持和参与。而作者自称不再饥饿,暗示了新田的丰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侯爷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侯爷征收税金,询问鳏寡情况,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作者希望有人能够阻止侯爷的离去,寄托了对社会改变的期望和对正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新田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王安石对于社会变革的热切期望和对人民幸福的向往。他以新田作为一个寓言般的象征,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探讨了社会、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复杂关系。
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对比和隐喻的运用,他在诗中展示了社会变迁和人民命运的不确定性。
《新田诗》以其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对于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独特视角。这首诗词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侯其归矣”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新田诗》,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hóu qí guī y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