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怀锺山》
投老归来供奉班,
尘埃无复见锺山。
何须更待黄粱熟,
始觉人间是梦间。
中文译文:
远离职务归来,再次供奉朝廷,
不能再见到锺山的尘埃。
为什么还需要等待完美的时机,
才能意识到人世间如同梦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先,诗人通过“投老归来供奉班”这句话,表达了他远离了官职,重新回到朝廷中供奉的境况。这里的“投老”指的是辞去官职,回到家中,而“供奉班”表示重新投身于朝廷的事务。这种归隐的状态可能是出于对现实政治环境的失望或不满。
接着,诗人写道“尘埃无复见锺山”,意味着他无法再看到锺山的尘埃,锺山在这里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或心灵的净土。这句话暗示诗人无法再接近自己理想中的境地,与理想相距甚远。
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何须更待黄粱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怀疑。黄粱是一种传说中的美味食物,等待黄粱熟意味着等待完美的时机。诗人认为,为什么还需要等待完美的时机才能意识到现实世界的虚幻和无常。
最后,诗人写道“始觉人间是梦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觉醒和洞察。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像是梦一样虚幻而短暂,与理想境界相去甚远。这句话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真实性和无常性。
《怀锺山》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诗中的锺山象征着理想的净土,而诗人则在现实中无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无常性,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尘埃无复见锺山”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怀锺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 āi wú fù jiàn zhōng sh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