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月中桂树》是唐代诗人顾封人创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桂树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中文译文:
月亮上一棵芬芳的桂树,扶疏地生长在月亮中间。它与大椿树相比,不与小山一样高大。明亮的月光下,桂树舒展着犹如华美的丝绸,美丽地立在碧蓝的天空上。它虽然缺少一些花朵,但从未因风吹摇落。尽管已是岁末,它的花还在绽放。春天即使过去了,它的优雅和美丽依然丰盈。但是,无法攀爬它的枝叶,只能怀念它青翠的模样。
诗意和赏析:
《月中桂树》以桂树作为意象,描绘了桂树在月光下独特的美丽。诗人通过描述桂树的特征,表达了对它的赞美和向往。桂树高大挺拔,仿佛与月亮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高洁的感觉。诗中的桂树与大樗树相比,不同于平凡的小山,更加突显了它的独特之处。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既有形容词的对比,如芬芳与干燥、明亮与平凡,又有意象的对比,如桂树与大樗树、小山的对比。这些对比加深了读者对桂树的印象,使桂树显得格外美丽和值得珍视。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桂树的神秘和美丽。虽然桂树的花朵没有完全开放,但它依然迷人动人。诗人以此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了桂树的美丽超越了外在的形态,蕴含了深远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桂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心情。诗人以桂树作为形象,以月光下的景象为背景,呈现了一幅唯美而宁静的画面。读者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不与小山同”出自唐代顾封人的《月中桂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yǔ xiǎo shān tó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