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太守行》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
听说有位名叫白太守的官员,他辞去官职回到了故乡。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苏州的十万家户,都成了婴儿的啼哭声。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白太守停泊在行舟上,阊门的草木长得茂盛。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他挥动袖子,感谢那些哭泣的人,但他们的眉头依然低垂。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红色的门户虽然不缺乏崇敬,但我的内心像被重重枷锁所束缚。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华池虽然清澈明亮,但我的意志却想要在广阔的山野中栖息。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那些夸口的人会暗地里惊讶,而贤者们默默地思考。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珪。
我写下这首诗,以纪念白太守的行为,将它刻在隐居的石头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白太守的归乡和他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和尘世的厌倦和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愿望。白太守抛弃官职,回到故乡,却发现家乡的景象令他失望和悲伤。他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名利对内心的束缚。作者通过对白太守的行为和思想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官场和社会现象的批判,并表达了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境界,凸显了刘禹锡在文学艺术上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闻有白太守”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白太守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yǒu bái tài shǒu,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