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扬州市翻译及注释
翻译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注释
1.扬州市: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指定商业区。买卖交易必须在市内进行。按规定,诸州、县可以设市,称××州市或××县市。如某州、某县有一个以上的市,则在市前冠以方位或其他词语加以限定,如东市、西市等。
2.夜市:夜间的集市。《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夜市显然突破了这个规定,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
3.碧云:碧空。
4.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
5.纷纷:众多。
6.时平日:承平之日。
7.自:语气助词,表肯定,无实义。
8.笙歌:歌舞的音乐。笙,簧管乐器。此处泛指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9.晓闻:通宵达旦。
夜看扬州市赏析
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夜看扬州市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扬州市有感而作。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所限制的虽然包括工业和商业,主要还是针对商业。抑商的办法,除了对商品交易的地点、经营商品范围以及市场价格、税收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定和严加管制外,限制商业营业时间,规定只能在白天进行交易(所谓“日中为市”)也是管制市场和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日中为市”的定时交易,一直继续到唐代中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在少数商业繁盛地区,诸如京都长安、江南扬州等大城市开始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这首诗对扬州的夜市作了简单概括的描述,并从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夜市已十分热闹,以至营业时间出现通宵达旦的繁荣景象。
夜看揚州市翻譯及注釋
翻譯
揚州城裏夜市繁華,千燈萬火映照碧雲,高樓內外到處可見濃妝豔抹的女子,那些尋歡作樂的遊客紛紛而來,絡繹不絕。
如今的天下紛亂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樣,但想不到這裏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注釋
1.揚州市:揚州(治江都,今江蘇揚州市)的指定商業區。買賣交易必須在市內進行。按規定,諸州、縣可以設市,稱××州市或××縣市。如某州、某縣有一個以上的市,則在市前冠以方位或其他詞語加以限定,如東市、西市等。
2.夜市:夜間的集市。《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夜市顯然突破了這個規定,反映唐時城市商業的繁榮。
3.碧雲:碧空。
4.紅袖:原指女子的豔色衣衫,這裏借代女子。
5.紛紛:眾多。
6.時平日:承平之日。
7.自:語氣助詞,表肯定,無實義。
8.笙歌:歌舞的音樂。笙,簧管樂器。此處泛指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聲音。
9.曉聞:通宵達旦。
夜看揚州市賞析
這首詩從其夜景著筆,可說從一個重要側麵表現了揚州的繁華,連同詩人的感慨。
前兩句實寫揚州夜景。首句寫其靜景。“千燈”,說明燈之多。詩人在地麵“千燈”和距離地麵遙遠的“碧雲"之問隻用一個“照”字,就將夜晚揚州燈光的光亮程度真實表現了出來。次句則寫動景,整個揚州市,酒樓多,歌妓多,乘興吃酒玩樂的商客多;而這“三多”合為一體,就使揚州市的夜晚成為一個喧囂的、旋轉的世界。
三、四句寫詩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詩人不禁聯想到揚州以外廣大地區的蕭條敗落。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唐帝國整體機製日見衰朽,外患頻仍,內憂不絕,所以詩人感慨“如今”時局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安定太平了。可是這種國勢日衰景況在揚州好像還沒有被感知到,人們仍然由著自己的心性,踏著樂器吹奏出的節拍,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中間雖有辛辣的嘲諷,但更多的還是對人們感覺遲鈍而表現出的深深憂慮。
這首詩不惟內容深刻,而且構思精奇。詩人巧妙地由寫揚州繁華夜景開局,最終卻落在將人們視線引向對整個唐帝國命運的思考上,顯示出一種諷喻的創作意向。
夜看揚州市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遊揚州市有感而作。中國古代“重本抑末”的經濟政策,所限製的雖然包括工業和商業,主要還是針對商業。抑商的辦法,除了對商品交易的地點、經營商品範圍以及市場價格、稅收等都由政府統一規定和嚴加管製外,限製商業營業時間,規定隻能在白天進行交易(所謂“日中為市”)也是管製市場和限製工商業自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麵。這種“日中為市”的定時交易,一直繼續到唐代中期,隨著城市商品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在少數商業繁盛地區,諸如京都長安、江南揚州等大城市開始出現了夜市。王建的這首詩對揚州的夜市作了簡單概括的描述,並從中可以看到那時的夜市已十分熱鬧,以至營業時間出現通宵達旦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