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幽居》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幽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园梅熟杏初丹,
老子披襟每不冠。
古砚坡陀麝煤绿,
小山葱蒨石盆寒。
移床剩欲眠松坞,
鼓枻还思泊蓼滩。
未用丝毫辨差等,
黄尘终胜客长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幽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东园中梅花已经熟透,杏花初开,给人一种初夏的美好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披襟而行,意味着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礼仪和形式,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接下来,诗人以古砚、坡陀、麝煤、绿色等形象描绘了幽居中的景物,展示了幽静宜人的环境。小山葱蒨,石盆寒,更加突出了幽居的清凉和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移床到松坞,仍然难以入眠,思念着泊在蓼滩的船只。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旅行的思念。
最后两句“未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去辨别人们的优劣和地位高低,认为黄尘(指尘世)终究胜过客居他乡的长安(指都城),强调了自己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幽居的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真实的追求,以及对旅行和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世俗和功名利禄的超越和批判。
“老子披襟每不冠”出自宋代陆游的《初夏幽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zi pī jīn měi bù gu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