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到了中秋之夜,更胜过其他夜晚的圆满。高高的天河像一张转动的金盘。在三十六宫的深处,我拉起帘子观赏。香雾笼罩着云鬟,清辉映照着玉臂的寒冷。平常的月亮怎么会不美丽呢?吟唱赏析无需辞谢,一直持续了多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通过对月亮和天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圆之夜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洒落在深宫中的美丽景色,通过形容云鬟和玉臂的冷凉,增添了一丝清寒之感。诗人以此来表达对月亮美丽的赞叹,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持久的热情。
赏析:
《南歌子》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将其与别的夜晚相比较,强调了中秋之夜月亮的圆满和美丽。"高河瑟瑟转金盘"形象地描绘了天河如同转动的金盘一样辉煌。"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表达了诗人对深宫内景的向往与想象。"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通过形容云鬟和玉臂的湿润和寒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寻常岂是不婵娟,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整首诗以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寻常岂是不婵娟”出自宋代晁端礼的《南歌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ún cháng qǐ shì bù chán ju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