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感愤》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膊膊庭树鸡初鸣,嗈嗈天衢雁南征。
百年朝露岂长久,万事浮云常变更。
出处有心终有愧,圣贤无命亦无成。
西畴虽薄可自力,双犊且当乘雨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庭院中树上的鸡鸣、天街上雁南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诗中的“百年朝露岂长久,万事浮云常变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幻的感慨。人的一生如同朝露般短暂,世间的万事也像浮云一样常常变化,这种无常的现实令作者感到反感和愤懑。
接下来的两句“出处有心终有愧,圣贤无命亦无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无常的不满。作者认为,即使一个人有才华和心机,也可能因为出身低微而受到贬低和愧辱。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两句“西畴虽薄可自力,双犊且当乘雨耕”表达了作者对自强不息的态度。尽管作者所处的西畴地区贫瘠,但他仍然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像耕田的农民一样,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不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自强不息的追求。
“百年朝露岂长久”出自宋代陆游的《反感愤》,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nián zhāo lù qǐ cháng jiǔ,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