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里弃疆王自直,
万金损费物皆春。
须令牧马甘踰幕,
更遣弯弓不射人。
诗意:
这首诗以和谢公(谢逸)的定河朔漫为题,描绘了一位名叫王自直的百里弃疆的英雄形象。王自直舍弃了百里疆土,但他的行为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使得物产丰收。诗中表达了对王自直勇敢无畏、舍我其谁的赞扬,并强调他须以牧马之心超越尘世,不再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王自直的豪情壮志。他舍弃了百里疆土,意味着他舍弃了权势和地位,但他的行为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象征着他的胸怀和品德让人们受益。诗中提到的牧马甘踰幕,意味着王自直宁愿放开马群,超越尘世的束缚,体现了他高洁的品质。最后两句"更遣弯弓不射人"表明他不再以武力征战,不再伤害他人,而是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整首诗展现了王自直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德,赞美了他的舍弃和崇高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善良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王自直的赞扬和对和平的追求。通过描绘王自直舍弃百里疆土却带来春天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英雄壮举和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提出了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整首诗抒发了对和平与善良的向往,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百里弃疆王自直”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lǐ qì jiāng wáng zì zhí,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