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一作关西行)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中文译文】
燕郊的美丽年华渐渐远去,残雪冻结了边城。
四月的青草相连,辽阳的春水生长。
胡人正在牧马,汉将正在征战。
宝刀上沾湿了厚重的露水,金鼓声在沙漠中回响。
寒衣已经穿不下了,春装又能为谁准备。
我寄语洛阳的使者,传达边塞的情感。
【诗意分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崔颢在辽西(一作关西)写的一首诗词。诗中以描写边关的景色、生活和士兵军旅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珍视和边塞人民的忠诚。
首句“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用描写芳年的晚景与冰封的边城呼应,展现出燕郊的壮丽和边塞的严寒。随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给人以春光融融、万物复苏的美好感觉。
接着,“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以牧马和征兵的场景,对比强调两个民族的分野和边塞的紧张局势。接下来,“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传递出军队在边塞的辛苦抵御和紧张备战。
最后两句“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表达了诗人对边塞人民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洛阳使者成了诗中的承载者,希望他能将边塞的情感传达给洛阳的朝廷和人们。
整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生活和士兵的军旅,表达了诗人对边塞人民的关心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出唐代边塞的艰苦和紧张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刻画了边塞的景色和生活,展现了边塞人民的坚韧和辛劳,表达了诗人对边塞人的关切和思念。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诗中激发了读者的敬佩和同情之情。
诗对边塞的景色描述细致入微,通过对芳年晚景和冰封边城的描绘,使人感受到燕郊的秀美和边塞的严寒。通过四月青草和辽阳春水的描绘,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的感觉,透露出对春天和生活的向往。
诗的描写手法生动鲜明,通过描述胡人牧马和汉将征兵的场景,抓住了边塞的时事和紧张局势。丰富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士兵们的辛勤努力。
最后两句寄语洛阳使,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边塞人民的思念之情。洛阳使者成为了诗中的传情媒介,诗人希望通过他将边塞的情感和状况传达给遥远的朝廷和其他人。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边塞的艰难和紧张的生活状态。这首诗词内容深刻,意蕴丰富,是一首值得深思的佳作。
“残雪冻边城”出自唐代崔颢的《辽西作(一作关西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án xuě dòng biān ch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