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观山》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色渐浓,我来到白下,暮色中投宿在观山。横溪上有一座赤栏桥,我径直走进松竹之间。野僧如同惊起的麏鹿,避开堂屋的灯烛。我躺下,眺望着夜晚,我的部曲开始煮饭熟食。笕水的烟雾在远处响起,万籁入秋天的林木。我平生追求自由不羁的豪情,最终要回归到涧谷之中。世俗的压力渐渐逼迫着我,就像污垢无法洗净一样。我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人,作为一名官吏在琐碎中度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观山宿处的夜晚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处境,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他在观山宿处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与野僧的相遇引起了他对自身的反思,对社会压力和功名利禄的厌恶之情也渐渐显露出来。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到自然与心灵的净土,这可以看作是他内心追求自由与真实的写照。
赏析:
《宿观山》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观山宿处的夜晚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白下地、横溪赤栏桥、松竹、笕水烟际等,使诗词充满了山水之间的宁静和静谧之美。诗中的野僧和部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世俗的对立,对“自由、清净”的向往和对社会压力的反思。
诗人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以豪放、自由、倜傥的风格著称,同时也表现出对世俗和功名利禄的厌倦和批判。《宿观山》体现了他对自由、清净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痛苦。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我眠兴视夜”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宿观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mián xìng shì yè,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