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徒贫乐斋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衡门低首过,
环堵容膝坐。
四旁无给侍,
百衲自缠裹。
论事直如弦,
观书曲肱卧。
饥来或乞食,
有道无不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乐斋的生活场景。他过着朴素的生活,门槛低矮,低头走过;环绕着高墙,他坐在里面。周围没有仆人侍奉,他自己用百衲衣包裹身体。他的言谈直截了当,像琴弦一样直接;看书时,他弯曲着手肘躺在床上。当饥饿来袭时,他可能会乞求食物,但他相信只要有道义,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庭坚在乐斋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的清贫和超脱世俗的态度。黄庭坚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强调了道义和内心的坚守。他不依赖外界的物质享受和侍从,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用百衲衣裹住身体,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中的"论事直如弦"表达了黄庭坚直言不讳的性格,他的言辞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像拉紧的琴弦一样坚定和直接。"观书曲肱卧"则展现了他的学问、博学和对书籍的热爱,他在床上弯曲着手肘阅读,表现出他对学习和知识的执着。
最后两句"饥来或乞食,有道无不可"传递了黄庭坚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面临饥饿,他也愿意乞求食物,但他坚信只要行事符合道义,无论做什么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道德原则和精神追求的重视,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淡和对内心富足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通过简朴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他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富足的追求,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独特风貌。
“饥来或乞食”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颜徒贫乐斋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lái huò qǐ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