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帜入赵壁赏析

拔帜入赵壁朗读

《次韵答薛乐道》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薛侯笔如椽,
峥嵘来索敌。
出门决一战,
莫见旗鼓迹。

令严初不动,
帐下闻吹笛。
乍奔水上军,
拔帜入赵壁。

长驱剧崩摧,
百万俱辟易。
子於风雅闲,
信矣强有力。

天材如升斗,
吾恨付与窄。
揽物能微吟,
假借少储积。

山城坐井底,
闻见更苦僻。
子非知音耶,
何不指瑕谪。

中文译文:
薛侯的笔就像椽子一样粗大,
挺拔威武地来寻找敌人。
出门决定一战,
却看不到旗帜和鼓声的踪迹。

命令严肃而不动摇,
帐下的人听到吹笛声。
突然冲向水上的军队,
拔起旗帜进入赵国的城壁。

长驱直入,剧烈地崩溃摧毁,
百万敌军都退散了。
你在风雅的闲适中,
真的很有力量。

你的才华像斗量一样丰富,
我为把它局限于狭小的领域而感到遗憾。
你能够用微弱的吟唱来把握事物,
借助少量的积累来虚掩自己。

坐在山城的井底,
听到的和看到的更加狭窄。
难道你不是知音吗,
为什么不指出我的缺点和局限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给薛乐道的答复。诗人以薛乐道的才华比喻为巨大的梁木,形容其威武勇猛地寻找敌人。诗中表达了薛乐道在军事上的出色表现,决战出征却不留下丝毫痕迹,展现了他的智谋和决断力。

诗中提到令严初不动,指的是薛乐道的军事指挥严明而果断。帐下闻吹笛,显示了他指挥有方,士兵听到笛声即行动。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描绘了薛乐道军队的奔袭和攻城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勇猛和战略才能。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薛乐道的钦佩和遗憾。黄庭坚认为薛乐道的才华应该得到更广阔的发挥,而不应局限于军事领域。他赞美薛乐道能够用微弱的吟唱来把握事物,但也暗示他对薛乐道没有给予更多支持和赏识的遗憾。

最后几句诗中,黄庭坚借山城坐井底的比喻,表达了他身处偏远地方听到的信息有限,感受更加孤独。他希望薛乐道能够成为他真正的知音,指出他的缺点和局限,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

整首诗以对薛乐道的称赞和思考为主线,通过对薛乐道的才华和军事才能的赞美,以及对他个人发展的期望和遗憾,展示了作者对英雄气概和才华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才的珍惜和培养的呼唤。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黄庭坚对薛乐道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于个人发展的思考。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