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场景:在华丽高大的堂屋中,立着经过精雕细琢的栏杆,栏杆上系着红色丝线。场景中还有一颗原本生长在故国波涛汹涌的陇山上的树,被人剪成了美人的剪影。在这个场景中,一只鹦鹉逸出了笼子,和它的伴侣一起交织彩色的尾巴,开始了自由的自在生活,不再受笼子的限制。它的嘴边的裂缝已经愈合,羽毛也变得柔软。它不再念及被禁闭时的不愉快,与它一起被关禁门外的人也不再陷于忧虑。在诗中,作者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对禁锢的厌倦和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华堂日渐高,
雕槛系红绦。
故国陇山树,
美人金剪刀。
避笼交翠尾,
罅嘴静新毛。
不念三缄事,
世途皆尔曹。
华堂的高度与日俱增,
雕槛上系着红绫带。
故国的陇山上有一棵树,
娇美的女子用金剪子修剪成形。
鹦鹉飞离了笼子,
尾巴与伴侣交织,彩色斑斓。
裂口的嘴巴不再疼痛,
羽毛柔软而宁静。
不再念及过去种种不如意的事情,
此时此刻,世上的道路都在你们身上。
诗意和赏析:
《鹦鹉》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华堂的高度日渐增长,雕槛上系着红绫带,这些都象征着华丽的豪宅。故国的陇山上有一棵树,被修剪成美人的形象,这也暗示出豪宅主人的奢华和精致。然而,诗中的重点在于描绘了一只鹦鹉逸出了笼子,与伴侣自由自在地交织彩色的尾巴。它的嘴巴裂缝愈合,羽毛变得柔软。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束缚和禁锢的厌倦和反思。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与命运的无奈,世上的道路就在这样的人身上。这里可能暗指鹦鹉与主人的对比,主人拥有一切物质享受,却束缚自己在繁华之中,而鹦鹉得到自由却在外面的世道中漂泊,两者皆是为了追求生存与自由。整首诗以简短的写景来展现诗人的情感,通过鹦鹉的形象寓意表达了作者的自由思想,道出了人们对权力限制的厌倦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
“世途皆尔曹”出自唐代杜牧的《鹦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tú jiē ěr cá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