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清见古源赏析

池清见古源朗读

《盱眙山寺》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盱眙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禅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下傍盱眙县,山崖露寺门。
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
竹老生虚籁,池清见古源。
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盱眙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禅意的追求。

首先,诗人描述了山寺的位置,位于盱眙县下方,山崖上露出寺门。这种山寺的布局给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了远处传来的疏钟声,钟声从淮河口传来,穿过山寺,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诗人用“一径入云根”来形容进入山寺的小径,意味着山寺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然后,诗人描绘了竹林的景象,描述竹子发出的虚弱的声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人还提到了清澈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古老的源泉。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山寺的环境清幽和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描写了高僧拂拭经书的情景,以及茶话到黄昏的场景。这表明山寺中的僧人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他们专注于修行和禅悟,通过读经和品茶来度过时光。这种生活方式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盱眙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禅意的追求,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禅意,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