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诗意表达了一种隐居生活的态度和情怀。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诗意:
诗人自述闭门不出,静心居住,不再拘泥于繁琐的世俗礼仪。他观察花朵的绽放无论贫富皆有光彩,燕子的往来也是自然而然的旧时经历。他拿着屐子和蜡烛对着人,欣赏着妇女的绣衣针脚。他并不像叔夜那样高傲自负,却不可怪他的疏离与懒散。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展现了梅尧臣隐居生活的心境,表达了对繁杂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诗中的"闭户无还往"和"端居废礼容"揭示了诗人离开尘嚣、回归自我内心的决心和行动。他通过观察花朵和燕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叹,同时体现了他超越物质贫富之别的心态。
诗中的"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是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和欣赏,以及对日常细节的敏感。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淡泊和对纷繁尘世的超脱。他并不以叔夜的高傲自负为荣,而是倡导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与世俗争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琐世俗的抵制。诗中的意象清晰而富有感染力,抒发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现实的超越,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真实的精神境界。
“绽衣看妇缝”出自宋代梅尧臣的《自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n yī kàn fù fè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