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出屡更郡,
人皆望酒壶。
俗情难可学,
奏记向来无。
贫贱常甘分,
崇高不解谀。
虽然门馆隔,
泣与众人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高平公殂谢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作者观察到,在高平公殁世之后,人们都期望着有一壶酒来痛饮一番,以寄托对公侯的哀思之情。然而,作者认为凡俗之情难以模仿,无法通过奏章来表达。作者认为贫贱之人常常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处境,而高贵者却往往无法摆脱谄媚和奉承之心。尽管作者和高平公的身份地位相差甚远,但他与众人一样,都在为高平公的离世而感到悲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高平公的哀悼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作者通过对俗情和奏记的对比,表达了对虚伪和奉承的批评,同时也强调了贫贱者的坚韧和高贵者的虚伪。诗人在表达自己悲痛的同时,也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立思考的态度。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权贵世界的独立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立人格和反思精神。
“虽然门馆隔”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rán mén guǎn g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