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访上天终无由赏析

欲访上天终无由朗读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都城夜半阴云黑,
忽闻转毂声咿呦。
尝忆楚乡有妖鸟,
一身九首如赘疣。

或时月暗过闾里,
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
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
云是鬼车载鬼游。
鬼车载鬼奚所及,
抽人之筋系车輈。

昔听此言未能信,
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
安得遂与南方俦。

上帝因风如可达,
愿令驱逐出九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都城御桥南夜间听到妖鸟的鸣叫,以及在此过程中思考了一些人们所忽视的社会问题。作者回忆起自己的故乡楚地有一种妖鸟,它身体上有九个多余的头颅,象征着社会上的附庸和累赘。

诗中提到了一些隐晦的场景和象征,如月光下的乡村巷陌、低语细语以及孩童和妇女的举动,暗示了社会中普通人在面对问题时的被动和无力,以及他们对邪恶的回避和逃避。

作者质问楚地的人们为何苦受这种状况,得到的回答是鬼车载着鬼魂在城乡间游荡,甚至有人被抽取筋骨来为鬼车牵引。这种说法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作者却无法验证,无法上天寻求答案。

最后,作者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进步,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希望上帝能够通过风来驱逐这些邪恶的存在,使社会恢复净土。

赏析:
这首诗以妖鸟的形象隐喻社会中的附庸和累赘,通过揭示普通人面对邪恶和不公时的无力和回避,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批判。诗中运用了许多隐喻和象征的手法,给人以一种幻化和神秘的感觉。

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反映了对社会不公和邪恶现象的关注和不满。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呼喊,呼唤社会的进步和改变。整首诗在描绘社会阴暗面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这首诗词内容深邃,语言华丽,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社会现象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不仅展示了梅尧臣的才华,还提供了对宋代社会的一种观察和反思。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访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