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过荆山》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
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
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
春鮆横刀脍,何心更食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过后经过荆山的情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禁止生火,而山中的树木却自然地冒出了烟雾。诗人在此时感慨万分,思绪纷飞,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死的思考。
赏析:
1. 诗人通过"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节日与自然的矛盾。寒食节禁火的规矩与山中的树木自然冒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与人为规定的矛盾。
2. "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他沉浸在对亲人的思念之中,感到无法排解的悲哀,希望能够借问苍天来寻找答案。
3. "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通过对泪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泪水如同泉水般涌流不止,表达了诗人内心悲痛的情感。
4. "春鮆横刀脍,何心更食鲜"这两句诗意深远。春鮆是一种鱼类,横刀脍意味着将鱼切成片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享受美食的无心,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使他无法真正尽情享受美味。
整首诗以离别、悲伤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悲伤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鸣咽同归橹”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寒食日过荆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yàn tóng guī l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