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远寄川上鸿赏析

两株远寄川上鸿朗读

《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牡丹开尽桃花红,
班笋迸林迟角丰。
两株远寄川上鸿,
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
甘脆不道箪瓢空。
小谢旧城昭亭下,
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蜋生后出牙茁,
罗列满地争强雄。
是时楚翁所食寡,
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
一贵一贱物苟同。

诗词的中文译文:
牡丹已经开放完,桃花依然盛开红艳,
竹笋茁壮地迸发出繁茂的枝叶。
这两株竹笋远远地送给了川上的鸿雁,
韩郎停下口中的话语,赠送给了楚国的老人。

竹笋被煮熟后,宛如剥去锦绣的外衣的荆玉,
口感甘脆,虽然不需要箪瓢的容器。
小谢旧城的昭亭下,
满是高耸入云的筀竹,溪水东西流淌。

螗蜋孵化后,牙齿茁壮生长,
罗列在地上,争夺着强者的地位。
当时楚国的老人食物稀少,
早饭和晚饭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如今得到这些竹笋,感到有些过分,
一贵一贱的事物竟然变得相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花卉和竹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牡丹已经开尽,而桃花依然盛开的景象,牡丹和桃花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节和生命的轮回。班笋迸林迟角丰,描绘了竹笋茁壮成长的情景,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繁荣。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将这两株竹笋远送给川上的鸿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分享的精神。韩郎辍口赠楚翁,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情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以竹笋为中心,描绘了竹笋被煮熟后的美味和口感,突出了物质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满足。然而,诗中也传递出一种对物质和精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贵贱之别和物质的矛盾的思考。

最后两句以螗蜋(一种昆虫)的形象,表达了强者争斗的场景,暗示社会竞争的现象。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揭示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友情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花卉和竹笋的生长与转化的描写,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繁荣,以及分享和珍视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对竹笋的烹饪和食用的描写,反思了物质与精神、贵贱之别和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情的热爱,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下载名句
(0)
名句主题:桃花甘脆
相关名句: 鸿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