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秀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游太学,
著尽箧中衣。
独剑自为伴,
无家何处归。
秋蓬随野转,
寒鹊遶林飞。
霄汉有知己,
行行宁久微。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游学的情景。诗中的主人公年轻而有志向,他背着满满的行囊,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一人带着剑走在路上。他没有家可归,孤身一人,但他的内心坚定,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蓬草随风飘散,寒鹊在林间飞翔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遇。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希望,即在辽阔的天空中,总会有知己相伴,即使行走在微不足道的路途上,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年轻人追求知识和理想的旅程。诗人通过对孤独和无家可归的描绘,表达了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诗中的秋蓬和寒鹊象征着无常和孤独,但诗人通过表达对知己的期待,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坚持的力量。这种坚持和追求理想的精神,使得主人公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坚持前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相信总会有知己相伴,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秋蓬随野转”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崔秀才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péng suí yě zh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