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渭州刘太保》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
在黑暗的夜晚,可以看见旗帜的飘扬,角上的芒刺逐渐指向西方。
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八月时,边境的草地已经变黄,胡人的马儿正年轻壮健。
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
我军虽然强大,但只是汉朝的一支偏将。
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
曾听说登上坛台的人,也难免会遭受失败。
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但愿能凯旋而归,欢呼声和鼓乐声充斥在亭障之间。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千匹马蹄踏地如椎牛一般,百个酒坛被摆放在一旁。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失败是军队的耻辱,军纪应由上级严加控制。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前进或后退都要听从上级的命令,不能期望一定会成功。
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
两件事情并非我个人所专长,希望能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境战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军队命运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夜晚、旗帜、马匹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和军队命运的思考,并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解决之道。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
“方为汉偏将”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渭州刘太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wèi hàn piān jià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