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提刑彭学士一同登上周襄王故城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心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聊随汉使者,一上周王城。
随着汉使者,一同登上周王城。
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
北郊的雨雾散去,西岭的残阳依然明亮。
野禽呼自别,香草问无名。
野禽呼唤着彼此分别,香草向我询问无名。
谁复黍讷咏,但兴箕颍情。
谁还会唱黍稷的歌,只是激发箕颍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作者对周襄王故城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作者随着汉使者登上周王城,感受到北郊雨后的清新和西岭残阳的明亮,这些景物与历史遗迹相映成趣。诗中还描绘了野禽的呼唤和香草的问询,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交流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黍稷的歌唱者的思念,箕颍之情指的是古代箕颍之地,象征着古代文化和历史。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周襄王故城的情感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界和人类行为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香草问无名”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cǎo wèn wú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