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响屟廊(在灵岩寺)》是明代高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王厌丝竹,鸣屟时清耳。
独步六宫春,香尘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遗址。
响沉明月中,迹泯荒苔里。
此夕意谁过,空廊有僧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灵岩寺的空廊中的景象。诗人首先提到君王对丝竹音乐感到厌倦,而钟声的响起却清澈动听。他独自走过六宫的春天,却没有引起一丝尘埃的飞扬。接着,诗人提到他不知道自己还未转身,而麋鹿已经在废墟中游荡。最后,他描述了钟声在明亮的月光中回荡,而人们的足迹已经在荒芜的苔藓中消失。他思考着这个夜晚是谁经过的,只有空荡的廊道上留下了僧人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灵岩寺的空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人以君王对丝竹音乐的厌倦作为开头,暗示了权力和享乐的短暂和虚幻。而清澈的钟声则象征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纯净和永恒。诗人独自走过六宫的春天,却没有引起尘埃的飞扬,表达了他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诗中的麋鹿游遗址和迹泯荒苔的描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最后,诗人思考着这个夜晚是谁经过的,空廊上只有僧人的足迹,给人一种寂寥和思考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灵岩寺空廊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权力和享乐的反思。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也给人以深沉和寂寥之感。
“君王厌丝竹”出自明代高启的《姑苏杂咏 响屟廊(在灵岩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wáng yàn sī zh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