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因解绂远辞京,
君为修琴暂入城。
偶尔相逢春酒熟,
飘然忽去暮烟生。
山头学啸犹闻响,
世上留诗不写名。
西涧烦询张静者,
年来注《易》几爻成。
诗意:
这首诗词是高启送别徐山人回蜀山的同时,也寄托给张静居的。诗人自己因为解除了官职的束缚而离开京城,而张静居则是为了修琴而暂时进入城市。他们偶尔相遇,共饮春酒,但是很快又分别,就像飘散的暮烟一样。尽管如此,山头上的回响仍然能听到他们的啸声,而他们在世间留下的诗篇却没有署名。诗人还向张静居请教了一些关于易经的问题,询问他多年来对《易经》的研究成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徐山人的离别场景,以及与张静居的相遇和交流,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的山头学啸和世上留诗不写名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存在的思考和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我因解绂远辞京”出自明代高启的《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yīn jiě fú yuǎn cí jī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