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和》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社会中的遭遇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思考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妙年文价重和随,
不料东家产此奇。
谗者纷纷传有虎,
词人往往让于罴。
探囊已足三年艾,
补衮那无五色丝。
闻说卜邻王翰了,
长卿安敢出偏师。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刘克庄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感慨之情。诗人在年少时,才华出众,文采卓越,能够与时俱进,写出动人心魄的佳作。然而,他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才华和文学价值会成为社会上谗言传播的对象。谗言之人纷纷散布谣言,说他是个凶恶的虎,使得他的文学才华往往被误解和贬低。
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努力奋斗多年,以充实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探囊取物,已经得到了一些成果。然而,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他用补衮无法织成五彩丝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回报的困境。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了邻国的王翰,诗人听闻他已经得到了重用和赏识。然而,诗人自知自己的地位不够高,无法出任重要的职位,不敢轻易离开自己的师门,出任辅佐的职位。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遭遇和内心独白,反映了宋代社会上文人的困境和无奈。诗人的才华被误解和贬低,而他自己的境遇则受到了限制和局限。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自身价值与地位的追求和无奈。
“探囊已足三年艾”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七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àn náng yǐ zú sān nián à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