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送张守秘丞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斗垒那堪数旱饥,
君侯苦节未为非。
宾筵虽画何尝卜,
雩祷于天且不违。
岁俭粟输仓氏少,
郡贫饷入洛阳稀。
老农夹道攀辕叹,
作麽携琴载鹤归。
中文译文:
斗垒(指边塞)那堪数旱饥,
君侯(指高官)苦节(指节俭)未为非。
宾筵虽豪华何尝卜辞,
雩祷于天并不违背。
岁俭时粮食供应不足,
郡贫(指地方上的贫困)饷(指军粮)进入洛阳(指中央)稀少。
老农夹道攀辕(指牛或马辕)叹息,
何必携琴载鹤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写给张守秘丞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张守秘丞忠诚廉洁的赞赏和对他离去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旱灾和饥荒,斗垒的边塞地区因为干旱导致粮食不足,人们饱受饥饿之苦。然而,尽管遭受困难,张守秘丞作为一位高官,仍然坚守节俭之道,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张守秘丞的敬佩和对他所承担的责任的理解。宾筵虽然丰盛,但张守秘丞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心无旁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雩祷是古代祭祀仪式,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张守秘丞虽然参与了这样的宴会,但并没有违反自己的原则。
接着的两句描述了物资匮乏的情况。由于岁俭,粮食供应不足,仓氏指官方的粮仓,少有存粮。郡贫指地方上贫困的情况,而饷入洛阳稀少,说明中央政府的援助也有限。
最后两句描绘了老农夹道攀辕的情景,表示人们对张守秘丞的离去感到惋惜和叹息。然而,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味着他在思考张守秘丞的离去是否有必要。作麽意为何必,携琴载鹤归则表示张守秘丞是否真的需要离开,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张守秘丞节俭廉洁的赞美和对他离去的思考,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贫困和物资匮乏的社会环境的关注。
“作麽携琴载鹤归”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送张守秘丞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mó xié qín zài hè gu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