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为文同。这首诗词探讨了人们对于贪欲和道德的思考,并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草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中文译文:
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
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
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
草木固为尘,丑名终未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的草木为象征,表达了对人性贪欲和道德败坏的思考。首句“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提醒人们,人们本来是聪明的,但却因为贪欲而沉迷于物质欲望。第二句“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意味着如果不满足私欲,物质欲望就会停止。作者认为那些追求物质的人,定然不是纯洁高尚的人士。
接下来的两句“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草木固为尘,丑名终未已。”通过将草木比喻为人们的形象,表明草木即使生长在尘埃中,也不会有污名。而人们作为有思想和道德的生物,却难以摆脱丑名。这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整首诗词在简洁明了的语言中陈述了作者对人性贪欲和道德败坏的观察,并通过对自然界草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诗词呼唤人们应当抑制贪欲、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以期达到内心的纯洁和和谐。
“是物安至止”出自宋代文同的《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wù ān zhì zhǐ,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