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寒灯芳炉发春红,
读到豳诗继匪风。
吾道有消还有长,
欲将此意写丝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屋内的芳香炉火点亮了一抹春天的红色。诗人在读到豳诗(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时,仿佛继承了豳风的气息和风采。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道路既有消散,又有延续的特点。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创作之路或个人修养之道。他的道路时而消散,时而延续,不断地经历变化和发展。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决心,他希望将自己的这种意境写进丝桐之上。"丝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乐器,也可以象征传统文化的载体。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思想感悟记录下来,传承于后人。
这首诗通过寒冷的冬夜和芳香的炉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他既感叹自己道路的消散,又坚定地表达了将自己的意境传承下去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自我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欲将此意写丝桐”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又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jiāng cǐ yì xiě sī tó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