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陌上花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晁补之
娘子歌传乐府悲,
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
莫似东风火急归。
中文译文:
娘子唱着悲伤的乐府之歌,
当年在陌上欣赏芬芳的景象。
悠扬的歌声更加缓慢,又有何妨呢?
毕竟不如东风急促地回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诗人以娘子唱悲伤的乐府之歌开篇,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娘子的歌声伴随着乐府的曼妙旋律,唤起了诗人对过去陌上花朝的回忆。
诗人描述了往昔在陌上欣赏芬芳景象的情景,这里的“陌上”指的是人们在道路两旁赏花的地方。过去的美好景色和花朝的盛况使诗人感到悲伤,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在第三句中,诗人说歌声更加缓慢,表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希望能够缓缓回味。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呼吁人们能够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最后一句“莫似东风火急归”,通过对比东风的迅猛归来,与诗中缓慢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诗人则以缓慢的歌声来对抗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飞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娘子唱悲伤歌曲和陌上花朝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它唤起读者对时光流转和生活节奏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被快速流逝的时光所迷失。
“当年陌上看芳菲”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陌上花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nián mò shàng kàn fāng fē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