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声寒事来赏析

捣声寒事来朗读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是他回答黄鲁直的两首诗的答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一系列主题,包括修炼内丹、人生的困境、时光流转、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道德观念等。

晁补之首先提到了金丹,金丹是道家修炼的内丹,被描述为神奇通灵的物质。他说有些人拥有超凡的技艺,可以传授给后代。然后,他提到石髓,指的是石髓无法作为食物,暗喻人们寻求的东西事实上并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

接下来,他描述了丝声和捣声,描绘了黄昏时纺织和打磨的场景。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在寒冷的时候开始工作。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意思,即人们应该抓住机会享受当下。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晁补之谈到了匏器祀天地。匏器是一种用葫芦制成的容器,用于祭祀天地。他认为重要的是实质而不是华丽的外表。他还提到土缘井渠繁,表示人们与土地的联系密切,同时也暗示着生气散发出伟大的和谐。

然后,他谈到了革面固非性,指出真正的品性是不会变化的,而小人却会改变。最后一句“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意味着木制的鸡没有心灵,风雨无法对其产生影响,暗示了一种无畏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赏析: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词,通过一系列意象和隐喻,探讨了人生、修行、时间、自然和道德等主题。

诗词以金丹和石髓作为开端,揭示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困境,以及真正满足内心需求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描绘纺织和打磨的场景,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如何在逆境中努力工作。

接下来,诗人通过竹叶将菊花的意象,强调了及时行乐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他还通过匏器祀天地的比喻,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观点,以及土地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土地丰饶的井渠,也表现为人们与土地共同创造出伟大和谐的生气。

诗词的后半部分着重强调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性。革面固非性的描述暗示了真正的品性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小人则会因为私利而改变立场。最后一句“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畏的态度,即无论面对风雨还是艰难,真正的信念和内心的坚定都将不受外界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探讨了人生的追求、时间的流逝、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坚守真正的品性,无畏面对困难,并寻求内心的满足和超越。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