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武子孙今寂莫,
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
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
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
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
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
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
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
蔽身蝉叶真痴绝。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送别北京的学生曹慈明秀才,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诗中提到了魏武子孙的寂寞,唐朝时的画将军,以及邺城初见黄须面的情景。作者对曹慈明的才华赞叹不已,称赞其登堂发表诗文就如云彩一般美妙。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曹慈明未来的担忧,希望他能小心谨慎,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自己的境遇。他形容自己的才华如锦绣般丰富,但面临屠龙殚家的境地,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利用。作者抱怨官场的忙碌使他无法与曹慈明共同把酒言欢。他描述了冈头黎花凋谢的景象,以及淮水和汴水交汇的情景,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离开官场,向吴越地区寻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愿。他希望能有一封官位的信札飞到魏阙,但他仍未敢将自己的心声写进《虎观》之中。作者将自己比作蝉叶,认为自己的存在只是微不足道的,深感自己的追求有些痴迷和无望。
赏析: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曹慈明的赞美和祝福,又借用自己的境遇抒发了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失望。作者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邺城初见、冈头黎花和淮口汴流的景物,展示了岁月流转的无情和人事变迁的无常。通过对自己和曹慈明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官场现实的痛苦认知。
这首诗词的诗意含蓄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不甘。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和自身情感的反思,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冈头黎花吹欲尽”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āng tóu lí huā chuī yù jǐ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