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阎子常平戎操》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峄阳有一棵孤雄的桐树,遭受了霹雳斧的砍伐。龙的灵气隐藏在古老的林木中,断裂的丝线横截其中百百缕。七条下垂的枝干像牛的乳汁一样,上面稀疏地有几颗明星可数。我站在门前拂拭着等待你的鼓声,你的心在那里,你却未开口。像孔子昔日跟随老师襄去,他高大的身影还在远处望着羊。我独自抱着这份思念,拄着拐杖,却不忘记颐养身心。去年河流决口未修复,今年红土地上没有庄稼。就像龙焚烧了亡夫一样,我堂上的平戎之曲不敢听,只能激起南风,呼唤时雨。
诗意:
这首诗写了一位名叫阎子常的平戎(平定边疆)之曲。诗中通过描绘一个桐树受到砍伐、丝线断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落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诗人以借古喻今的方式,通过对孔子从师之事的提及,表达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最后,诗人以一种悲壮的笔调,表现了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晁补之深沉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述被砍伐的孤雄桐和断裂的丝线,诗人隐喻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峄阳的孤桐代表着国家的孤立和危险,而断裂的丝线则象征着社会纽带的破裂和秩序的混乱。诗中还通过描写下垂的枝干和稀疏的明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及孔子从师之事,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人物的敬仰。通过与孔子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自省和反思,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几句以悲壮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河流决口未修复、红土地上没有庄稼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诗人所在的堂上的平戎之曲不敢听,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氛围的忧虑和对权贵的不满。最后的南风和时雨象征着希望和救赎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通过对孤雄桐、断裂丝线和与孔子的对比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伟大人物的思考和反思。通过悲壮的笔调和最后的希望象征,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渴望。这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情感、思考和社会意义,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诗心和对时代的关怀。
“今年赤地无禾黍”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听阎子常平戎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nián chì dì wú hé shǔ,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