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斋》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虚斋闭疏窗,
竹日光耿耿。
更无司业酒,
但有广文冷。
人怜出入独,
自喜往还省。
时作苦语诗,
幽泉汲修绠。
中文译文:
虚斋门窗紧闭,
竹影照耀明亮。
再没有官员赠送的酒,
只有书籍的冷清。
人们怜悯我孤独地进出,
我自喜欢往来省察。
经常写些苦涩的诗,
如同从幽泉中汲取修练的丝线。
诗意和赏析:
《虚斋》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文人在虚斋中度日的情景。虚斋是指清净、寂静的书斋,诗人通过窗户透进来的竹影来形容明亮的光线。诗中提到虚斋中并没有官员赠送的酒,而是有冷清的广文(指书籍)。这表明诗人并非追求权势和享乐,而是以阅读书籍为乐,追求内心的寂静与思考。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的态度。他说人们怜悯他独自出入虚斋,但他自己却喜欢这种独处的省察之感。这显示了诗人对独处的乐趣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这种孤独中写作的情景。他将自己的诗比作从幽泉中汲取的修练丝线,暗示着他的诗作经过苦涩的思考和精心的打磨,具有一种深邃而内敛的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虚斋生活的描绘,表达了晁补之对于独处、冷静思考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自我修养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较为常见,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内心静谧和精神追求的关注。
“幽泉汲修绠”出自宋代晁补之的《虚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quán jí xiū gě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