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茅斋是梦中赏析

何必茅斋是梦中朗读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扁舟又过楚江东,
庐阜霜晴翠扫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
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
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
不因天竺寺前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晁补之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开头,诗人坐在小舟上再次渡过楚江东归途,江水宽广,意味着他即将离开故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庐山作为名山,被霜晴所净化,翠色扫空,显示出山川秀丽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以"四海五湖"来形容整个世界,表示离别之情是普遍存在的,无论身在何处,都是一种逆旅的感受。千岩万壑的秋风吹拂,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离愁相呼应。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沙界无华处"和"茅斋是梦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和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境界不在于物质的富有和荣华,而是在于心灵的宁静和超脱。已经悟得了人生的旧知识,不再因为在天竺寺前偶遇而感到惊讶和迷惑。

整首诗表达了晁补之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他对真实与超脱的思考。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