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寺前望瀑布》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虹昼下昆仑顶,
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
冰崖吼怒却重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作者站在开先寺前,远望瀑布。诗中描绘了瀑布从高山之巅如白虹般飞泻而下,一部分水流进入青葱的树林中消失不见,另一部分水流穿过地下洞穴,然后再次涌现在冰崖上,发出怒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象,展示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力量的威严。瀑布从昆仑山的巅峰如白虹般直泻而下,形成壮观的场景。其中一部分水流进入青林之中,消失在茂密的树木之间,给人以一种神秘感和隐秘感。另一部分水流则穿过地下洞穴,仿佛地底的水轮,然后再次涌现在冰崖上,发出震撼人心的怒吼声。整首诗通过描述这一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之意。
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将瀑布比喻为白虹、水流穿地底的洞穴比喻为水轮,使得描绘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对不同部分的描写,表现了瀑布的连续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增强了诗中的动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赞叹。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可以在诗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之情。
“下洞水轮穿地底”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开先寺前望瀑布》,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dòng shuǐ lún chuān dì d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