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黄河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中文译文:
黄河晚上渡过河
千里的归路很远,一根苇草乱在平原上。
冲击着波浪连着马嘴,水击破龙门急流冲。
照射太阳的光彩纯净而明亮,惊起风浪如瑞兽翻腾。
篙橹挥舞如在临风中折断,伐木工人的歌声入耳喧嚣。
河岸犹如秋霞落下,湖水深处夜雾繁多。
谁能承受逝去的河川上,日暮而不归的灵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渡口的景象,具有浓厚的夕阳风情。诗中通过描写黄河的波涛汹涌和起伏的景观,表达了人生的归途漫长艰辛;同时通过描绘夕阳的光辉和金色般闪耀的河面,表达了对美好归宿的希望与追求。全诗通过构思丰富的细节描写,以及独特的诗句抒发了对于遗世独立、寻求内心归宿的情感。
赏析:
诗人通过对黄河晚上渡河场景的描写,展示了清晰的画面感。从第一联到第二联,描绘了波浪击打马嘴和水击破龙门的壮观情景,给人一种犁波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描绘太阳照射下的水面和风浪的瑞兽般翻腾,使诗中渐渐透露出一种豪放与宏伟的气息。随后在第三联和第四联,诗人把目光转向了船员和河岸上的樵夫,描写了行船和樵夫歌唱的场景,给人以生气勃勃和热闹的感觉。最后,从第五联到最后一联诗人把目光转向了以秋霞和夜雾丰富的河岸和湖面,揭示出一种迷离和幽深的气息,同时也揭示出人生归途的凄美和寻求内心归宿的悲凉。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既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晚上渡河的场景,也抒发出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追求和对逝去的岁月的思考。
“通波连马颊”出自唐代骆宾王的《晚渡黄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ōng bō lián mǎ jiá,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