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天物候潜衰变,
气爽初疑夏景馀。
雨渍乱苔侵古壁,
风飘红叶满荒渠。
晚云连岳幽藏寺,
秋水澄江静见鱼。
昔岁一鸣无所恨,
绿槐金蕊任萧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写道江天物候潜衰变,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自然界的变化逐渐逝去。气温爽朗,初时仍有夏季景象的余韵,让人感到疑惑。这种模糊的感觉使人联想到季节的过渡和变迁。
接着,诗中描述了雨水渍湿了古壁上的苔藓,风吹起红叶,满满地堆积在荒废的水渠中。这种景象揭示了秋天的特征,也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墙上的苔藓和红叶的飘落,使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然后,诗中提到晚云笼罩着山岳,隐藏着幽静的寺庙。秋天的水清澈,静谧的江水中可见游鱼。这些景象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清澈,也暗示了人们对幽静和宁静的向往。
最后,诗人回顾过去,说自己往昔的一声鸣叫并不后悔,绿槐树上的金黄花蕊在秋风中任意凋零。这表达了作者不留遗憾地过去一年的经历,也暗示了秋天的凋零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寇准以简洁的笔墨,展示了秋天的特点和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感慨。
“雨渍乱苔侵古壁”出自宋代寇准的《秋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zì luàn tái qīn gǔ b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