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寒食》是宋代文学家寇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雨萧萧寒食天,
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
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
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
长见孤云倍黯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巴东地区的寒食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借助春雨、远行、人思、鸟隔等意象,展示了寒食时节的凄凉和离乡之苦,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的愁苦之感。
赏析:
1. 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和萧萧之声,烘托出寒食时节的凄凉气氛,凸显了离乡客人的孤寂和心情的郁闷。
2. "人思故国迷残照"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远离故乡的诗人望着残余的夕阳,思念故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愁绪。
3. "鸟隔深花语断烟"暗示了诗人与故国的距离,无法听到故国深处花语的传言,感受到了思念的隔阂和离别的悲伤。
4.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悔恨。薄宦指的是诗人的官位低微,不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回报故国。诗人感叹良辰美景转瞬即逝,流逝的时间使他更加感到时光的无情和自己的无奈。
5.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无奈。因循指的是墨守成规,没有追求个人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勇气。与陶潜(陶渊明)相比,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黯然无光,愧对时代和自己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寒食时节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悔恨。通过深刻的意象和内心的抒发,寇准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离乡客人的孤寂之景,以及对故国和自身命运的无尽思念和愁绪。
“远行犹在楚江边”出自宋代寇准的《巴东寒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xíng yóu zài chǔ jiāng bi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