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中终为食赏析

槛中终为食朗读

《再和》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心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
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
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
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

这首诗的开头,苏辙自称才名世人所称道,生活平稳如同旭日升起。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共事,共同栖息在梧桐树下,指的是他们在官场上相互扶持。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
射余空见帖,铸罢只观橅。
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
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

然而,这种美好的局面逐渐消失,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无法再共享胜地的美景。苏辙射箭无人应战,铸剑也只能自己观赏。他开始思考何时能结束漂泊的生活,早日回家。即使在官场中,他也要保持廉洁,不愿受到污名。

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
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苏辙自嘲地说,虽然有着千羊毛的皮裘,但一生只有一艘渔船。他认为微不足道的官职并不需要追求,他更愿意重游吴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官场生活的疑惑和迷茫,他觉得官场上的虚浮和权谋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渴望回归真实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的豪情壮志和对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不满。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