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掖垣初罢斧斤响,
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蹔来俱野客,
云霄并直愧华堂。
月明似与人迹远,
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
始知天上极清凉。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辙在离开朝廷后的感慨和思考。掖垣(指宫殿的围墙)初罢,斧斤的声音渐渐停止,但是栋宇之间仍然弥漫着松桂的香气。江海之间有时会出现一些野外的游人,云霄中有些人直接飞向天空,这让苏辙觉得自己在华堂中愧不如他们。明亮的月光似乎与人的痕迹遥远,微风细细地吹过禁漏的声音很长。苏辙在写诗草时还没有入眠,心绪未能平静,才知道天上的清凉是何等的高远。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苏辙离开官场后的心情感受。他离开了政治权力的中心,感觉到宫廷的喧嚣已经远离,宫墙内的斧斤声也停止了,但依然可以闻到松桂的香气,这是他对宫廷的回忆。江海之间的游客和飞上云霄的人们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状态,与苏辙在宫堂中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令他愧疚。月亮的明亮和微风的细腻传达出宁静和幽静的氛围,使苏辙感受到了天上的清凉和宁静,这让他认识到离开政治权力所带来的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苏辙离开官场后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他在政治权力的束缚下感到压抑,而自然界的宁静和自由则成为他心灵的寄托。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展示了苏辙的独特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对内心追求的关注和追求。
“江海蹔来俱野客”出自宋代苏辙的《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hǎi zàn lái jù yě kè,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