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是苏辙(苏轼的弟弟)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菊与秋竞,
白须随日添。
时人知不憙,
野老未相嫌。
但酌清樽尽,
犹存薄俸沾。
日西闻客至,
更问酒家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九月九日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中的黄菊和秋天相互竞争,黄菊盛开,白色的胡须随着时间逐渐增长。然而,时人并不理解这种美景,诗人却不以为意。他将自己比作野老,宁愿与这野老一起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与野老共饮,喝尽了清澈的酒,但他的俸禄却很微薄。这表明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然而他依然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宁静,与野老一同分享。他的内心丰富而宁静,不受外部物质的困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日落时听到客人来访的消息,他更加期待客人的到来,同时也询问酒家的帘幕是否已经拉起。这表明诗人希望与友人共饮,分享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诗人依然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态度。同时,诗人也渴望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时人知不憙”出自宋代苏辙的《九日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rén zhī bù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