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照曜之赏析

一出照曜之朗读

诗词:《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室,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得报岂汝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中文译文:
佛法在中原传播,儒者为此感到耻辱。
功德行为在深深地发生,又怎能辜负当时的责任。
这个地方历经久远的积淀,模糊无名的黑色布料。
治理生活,守护家庭,却使人产生怀疑。
不知道酒肉是否正确,是否能摆脱生死的纷争。
哦,吴闽之间繁华灿烂,佛教事务无法思考。
生了聪明悟性的子嗣,得到回报,又岂能欺骗你?
时机已经成熟,正法眼一经展现,照耀众生。
谁能成为城中的英豪,勤奋地吟诵我这首诗。

诗意和赏析: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儒家思想与佛教信仰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法与儒学的思考与对比。

诗中首先提到佛法在中原传播,而儒者对此感到耻辱。这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但传统的儒家学者对佛教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

接着,诗人谈及功德行为,表示这些行为虽然在深深地发生,却不为人所知。这暗示了一种隐秘而无名的善行,又与儒家强调的明德相对应。

诗中还提到治理生活、守护家庭的人,却使人产生怀疑。这可能指的是在佛教与儒学的价值观冲突下,一些人对于如何正确生活和履行社会角色感到困惑和迷茫。

接下来,诗人思考酒肉是否正确,是否能超越生死的纷争。这可以理解为对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思考,对于佛教的解脱与儒学的人生观存在的疑问。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吴闽之间繁华灿烂,指的是当时的吴、闽两地,佛教的事务繁盛,但又让人难以思考。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繁荣的观察和疑问。

最后,诗人提到生了聪明悟性的子嗣,得到回报,又岂能欺骗你。这可能是对于佛教信仰的回应,认为佛教的修行可以带来智慧和福报,并强调了诚实与真实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对佛法与儒学的思考和对比为主题,探讨了信仰、道德和人生意义的问题。通过对佛教和儒学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疑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提供了对于佛法与儒学的不同观点和思考。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人们对于信仰与人生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