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官去空留鹤,
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
槐木拥亭高。
乌噪知人至,
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
解带不穿袍。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长安王氏中的隐堂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离别和对自然山水的思念之情。官职离去后,只留下了一只孤独的仙鹤,山景浑浊不见神龟。竹林中的阳光洒落清净,槐树将亭子高高拥抱。乌鸦的叫声知道有人来了,蝉的鸣叫让人感到口干劳累。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够在隐堂上一起饮酒,解开束缚,不再穿着官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开官场后的心境和对自然的向往。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虚荣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鹤象征着高飞远离尘世的意境,与官场的离别相呼应,而浑浊不见的神龟则暗示着对现实世界的失望。竹林迎接朝阳的景象给人以一片宁静和纯净之感,槐木拥亭的形象则显示了隐居之地的高雅和独特。乌鸦的叫声和蝉的鸣叫则对比了官场的喧嚣和自然的宁静,突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解脱束缚,不再受官场礼仪束缚的愿望,提出了在隐堂上共饮的邀请,表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槐木拥亭高”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i mù yōng tíng g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