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题为《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谢公游意未能厌,
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
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
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
微风细雨自开帘。
中文译文:
感谢公公的游玩心情无法厌倦,
踏遍登山的鞋子磨尖了。
古老的殿宇里,神仙们深藏不露,
香炉中升起淡淡的烟雾。
岩石上的花朵静静地飘落,
庭院中的柏树稀疏,漏下月亮的光辉。
帝王的子女已经不回来,人们看不见,
微风和细雨自己拉开帘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游览延生观后山上的小堂的景象和心情。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游玩的喜爱之情,他对于登山游览的乐趣从未厌倦,即使屐齿已经磨尖了,也依然乐此不疲。
诗中提及的延生观是一个古老的庙宇,传说中居住着神仙。这些神仙隐藏得非常深,神秘而不可见。在古殿中,一缕缕淡淡的烟雾从香炉中升起,给人以幽静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景色如此宜人,仿佛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诗人接着描绘了岩石上的花朵飘落的情景,这些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宛如琼片一般美丽。庭院中的柏树稀疏,漏下了玉蟾(指月亮)的光辉,显得空旷而幽静。
最后两句描写了帝王的子女已经不再回来,人们无法见到他们的身影。微风和细雨自己轻轻拉开帘幕,仿佛是自然界的力量在展示着这般静谧的景象。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幽宜人环境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于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关系。
“庭桧萧疏漏玉蟾”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延生观後山上小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guì xiāo shū lòu yù ch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